进入增速换挡期的中国经济,不确定因素空前增加。能否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决定中国经济未来。新形势下,供给侧结构性成为转型升级的破局之策。推行供给侧改革,有望扫除转型障碍,推动产业升级,为企业整合资源、增强竞争力创造制度红利,提升投资信心。
11月12日—13日,由财新传媒主办、民生财富联合主办的“财新问道”将在杭州泛海钓鱼台酒店举行。此次论坛以“经济转型与市场机遇”为主题,聚焦中国宏观经济、供给侧改革、中国财税制度以及市场投资机遇等议题。
推进供给侧改革,提速经济转型升级,中国经济前景将何去何从?转型难在哪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发力改革?如何促进科技创新,提速新经济发展?如何提升民间投资信心?市场投资机遇何在?针对这些问题,财新问道邀请诸多权威嘉宾一一探讨。
本次“财新问道”于12日下午开幕,13日上午闭幕,共两场。12日下午的论坛主要聚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邀请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财新智库总裁、财智莫尼塔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前花旗银行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分别上台发表了主题演讲。13日论坛重点探寻了转型期的投资机遇。四位重量级演讲嘉宾分别登台发表了主题演讲,包括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交银国际研究部主管、首席策略师洪灏、上海保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强、民生财富助理总裁兼投资总监肖登勇。
民生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少洁女士在论坛致辞中表示:“我们立志帮助中国第一批成功人士传承物质财富和精神价值。民生财富一直坚持高素质、高道德、高绩效的用人标准,致力于打造中国真正的私人银行家队伍,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人民币资产配置及海外资产配置。”
贾康在演讲中提出,供给侧改革应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并非“网上一度说的照搬美国里根经济学减税政策”。中国现在处理的问题,是从全局和长远考虑,思考如何落实邓小平的三步走、现代化战略。贾康警告,对“三去一降一补”政策不宜生硬地理解。例如,“去杠杆”指的并不是控制M2,也不是机械地降低企业负债率。政府不应该为企业划出负债的红线。另外,“降成本”的重点并不在于减税,而在于消除制度造成的隐性成本;“去库存”也不能一概而论:一线城市的房地产非但不存在二三线城市的库存问题,而应尽快组织有效供给,缓解社会焦虑情绪。
三位发言嘉宾还就“如何寻找下一个投资机遇”主题进行圆桌讨论。
樊纲在《中国经济的近期波动与长期发展潜力》的演讲中表示,目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大部分问题是过去10年内两次经济过热的后遗症。为了逐步缓解这些后遗症,中国经济正进入一个自我调整的新周期。新周期的一大特点是软着陆,即不再通过大批企业倒闭破产、经济衰退等危机的方式迅速消除过剩产能和债务问题,而是让问题自身逐步暴露出来。同时,软着陆还是对经济结构的一种调整。在樊纲看来,低迷时期,各种产业内部会出现优胜劣汰,生产力自然就会向效率更高的企业集中,为下一轮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交银国际研究部主管、首席策略师洪灏上台演讲时强调,当前投资人做全球资产配置时,主要应看四个指标:一是增长;二是增长的前景;三是市场的收益率;最后是市场的估值。
上海保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强先生发表了《如何在复杂的情况下获得资产收益》的演讲。他建议投资者,第一,未来几个月A股至少在两个月内风险很大。所以,从投资角度来说,为避免人民币风险,海外投资是个方向。第二,对冲是很好的手段和方向。
最后,民生财富助理总裁兼投资总监肖登勇与嘉宾们分享了《2017年民生财富资产配置报告》。他对2017年的投资机会,建议了三个方向:“一是赚波动的钱,我们认为A股市场明年的波动归加上,波动上有利润可以赚。对港股上是比较明显的看多一点,有20%以上的趋势性行情,港股市场会有更好的投资机会,这是赚波动的钱。二是赚配置的钱,通过分散的方式,把资金在不同的市场和不同的资产类别里做不同配置,包括信托产品、PE和大宗商品的另类的投资;三是贬值的钱,贬值的钱是相对资金比较确定的收益空间,每年会有3到5的收益。”
民生财富作为中国泛海系统内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3.5亿元,定位于为中国高净值人群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财富管理服务。民生财富与民生信托、民生证券、民生期货、民生保险经纪、亚太财险及参股的民生银行、北部湾银行以及正在申请筹建的亚太再保险等共同构成中国泛海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依托于中国泛海集团强大的金融产业资源和深厚积淀,民生财富始终致力于成为一流的财富规划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各位客户提供私人定制的财富保值、增值和家族传承服务。通过几位嘉宾的精彩发言,与会嘉宾们“拨云见日,如沐春风”,与此同时,2016民生财富极致尊享VIP年会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