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穿透市场迷雾,破解投资棋局”民生财富2018年超钻年会论坛在厦门海悦山庄酒店隆重举行。
2018年超钻年会是民生财富为贵宾客户提供的全年最重磅的盛典,邀请了来自财经、投资、人文等各个领域的嘉宾面对面和客户进行沟通、交流。与会嘉宾针对目前的全球经贸发展趋势、宏观经济运行规律,以及未来实体经济发展走势等热点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既为“拨开宏观趋势之云雾”,亦旨在为投资人勾勒未来的价值发现图谱。
马骅:打造最值得信赖最专业金融服务平台
论坛伊始,民生财富总裁马骅首先发表致辞。他首先表示了对贵宾客户的感谢,介绍了公司的背景。他谈到,民生财富的愿景和使命是专注于客户的价值创造和财富保障,成为最值得信赖,最专业金融服务平台,打造中国真正的私人银行服务,给客户提供全面的资产配置服务。
马骅谈到,201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财富管理行业也面临着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双重变化。“资管新规正式发布,中国资本市场正迎来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统一监管的新时代。这对于整个资本市场,可能都是一个新的发展空间,新的机遇挑战。新规可能会给部分投资运营不合格、不合规的资管机构带来诸多阵痛,却为行业的优胜劣汰、长远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和广阔空间。”
【主论坛】大咖论道,享受一场思想盛宴
知名经济学家的演讲,成为本次论坛的一个亮点。龚方雄作为知名老牌海归派经济学家,在学术方面著作等身,其言论在国内经济发展的多个“拐点”引发学界热议;童恺作为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投资执行官在信托行业有着非常高的权威;邵宇作为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长期关注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变迁,是理论水平备受瞩目的少壮派代表。
龚方雄:深入宏观经济变局,拨开全球贸易战迷雾
前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先生发布了主题为《贸易战中的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再出发中的机会》的演讲。他指出,目前的贸易摩擦,美国人要求的实际上是2001年,也就是加入WTO之际,中国做出了一系列所谓市场化改革的承诺。贸易逆差只是特朗普纠结的一个表象,实质要求是中国成为一个完全市场化的经济体。
矛盾的症结正在向解决的方向运行。龚方雄着重强调了中国经济的优势:“我们的改革开放之所以40多年取得重大的成果,最重要的还是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中国人的优势就是巨大的潜在市场,在国际政治当中,特朗普的想法不一定是反映了美国作为一个国家体制的想法。而且最高领导人上一星期召开了民营企业家的座谈,必须坚持支持中国民营经济,中国的政策信号已经十分明确。”
邵宇:深入宏观形势和战略投资最前沿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博士发表了主题为《宏观形势和战略投资最前沿:贸易战灰犀牛、去杠杆黑天鹅、新经济独角兽》。他指出,12月18日,将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一个重要的窗口。预计会有很多政策出炉,譬如民营企业减税等,我们判断今年年内增值税会减3个点。总体来看,目标很明确,一定要给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吃下“定心丸”。
未来的机会在哪里?邵宇认为,未来机会蕴含新的需求,新的供给,新的分配。未来机会正在展开,包括来自于需求方面深度城市化,消费升级,然后“一带一路”所引导的新一代的全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等等。
【平行分论坛】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下午的两个平行分论坛,IDG资本合伙人李骁军先生和畅销书《知行合一王阳明》作者度阴山先生从各自的领域与客户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嘉宾与客户积极互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李骁军:拥抱私募股权投资
在分论坛部分,私募股权论坛中IDG资本合伙人李骁军先生详细讲解了私募股权投资中的VC投资。他首先谈到,VC因为投资都比较早期,公司最开始从萌芽期、创始期到成长期,最后到上市,最后到股权退出是一个非常长期的投资,这跟二级市场不一样。其次,他分析了VC的商业模式和工作流程。VC需要从商业本质进行仔细判断和甄别,通过沟通,比较快抓到事物的核心本质。他认为,“VC朝前走,如果整个行业一定是在这一块有机会,因为它代表创新,代表一些新的生产力,代表社会变革的最前沿。”
作为资深的投资人,他分享了自己三个成功投资并在今年上市的公司案例:小米、拼多多和小牛。“我参与在A轮的这三家公司,都是抓到了势,有创新,有势能,再加上好的团队,所以很多公司也有6-7年成长。”
度阴山:保持本心,知行合一
在读书会分享沙龙环节,百万级畅销书《知行合一王阳明》作者度阴山先生深入浅出地分享了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物,也是有明一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他形象生动地分析了王阳明的“心学”之精妙在于:“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其思想是让我们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从而在浮躁的社会中独享一份宁静,获得内心的充实与幸福。
对个人来说,“破除心中贼”,破除心中的贪念、邪恶、嫉妒等,变得至善至诚,既是个人更高层次的需求,又能让心灵更安定,心情更快乐。所谓“行”,并不是与“知”对应的“行”。他建议,个人不要患得患失,控制自己的正念才能做到“知行合一”。